首頁 > 新聞 > 綜合 > 船界人物 > 正文

劉宇靖:70后總經理的船用雷達夢

2013-11-18 08:23:38   來源:上海國資    編輯:國際船舶網   我有話要說

從踏入廣電通信的第一步開始,公司就為我搭建了最好的成長平臺;如今,我更應該為更多的人搭建好的團隊平臺

一家自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制造船用艦載導航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雷達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及直升機引導雷達的老牌國企,怎么會選擇一位年輕的70后總經理?他又有什么錦囊妙計,帶領企業在短短幾年內飛躍增長,2012年首次實現了銷售過億元?儀電集團下屬上海廣電通信技術有限公司(簡稱廣電通信)總經理劉宇靖的故事,可以告訴你這個有趣的答案。

結緣廣電通信

加入廣電通信之前,劉宇靖就已經間接為其服務了。2004年,還是清華大學研究生的劉宇靖,就在導師王希勤教授的帶領下,參與學校與廣電通信的產學研項目。這個包括“自動雷達標繪儀自動跟蹤系統改進”在內的科研項目,不但打破了英國人的專業壟斷,首次填補了我國在船用導航雷達領域的空白,更讓劉宇靖在完成其博士論文同時,與廣電通信結下了不解之緣。“廣電通信對技術研發的注重和員工之間刻苦鉆研、通力協作的文化氛圍深深打動了我,我感到在這里能發揮自己的技術才能。”

2008年1月,從清華大學畢業后,劉宇靖毅然選擇了廣電通信。那時,憑借清華的專業名牌,劉的同學大多去了外企,薪金高,前程一派光明。但劉宇靖的眼光卻與眾不同 ,“畢業之前,我也在微軟[微博]等大牌外企實習過,感覺在里面工作就像是螺絲燈;而國企盡管有缺點,但可以給技術人員一種平臺感,一種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覺。”更重要的是,劉宇靖心里還憋著一股提高國產裝備能力之“氣”。“與國外產品相比,國產船用艦載導航雷達確實存在不小差距,但我覺得自己有能力追趕。我們也有責任讓國內用戶用上更好的東西。”

廣電通信的確給了劉宇靖極大的平臺。初入公司,他就被委以重任。除了擔任公司總工程師,還被要求組建一支研發船用導航雷達前沿技術的核心團隊。“雖然國企和外企無法比薪酬,但當時領導給我的薪酬比他自己還高?梢婎I導對研發和技術人員的重視。”

投桃報李。劉宇靖也以極大的工作熱情回報廣電通信。廣電通信生產的雷達主要用于軍艦上。為了掌握用戶需求,需要經常出差到艦上調研,采集數據,現場了解各型裝備的使用情況并征求意見建議。對于吃慣軍工飯、不愁市場的老國企來說,這種苦差事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去做的。劉宇靖卻“自找苦吃”,主動請纓上艦。“一個月不去兩次,心里就挺不踏實的;一次需要兩三天時間,多則一周以上。”

由于經常了解用戶需求,傾聽用戶評價,廣電通信的科研方向變得更加有的放矢。與此同時,以劉宇靖為中心的核心實驗室也組建起來。“這個實驗室由多名碩士和一名資深高級工程師組成,立足于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開發,引導企業沖刺世界先進水平。同時,也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最好平臺。”